保健食品企业:最怕的就是“光脚的”
时间: 2024-06-11 10:01:44 | 作者: 旦形塞
- 产品描述
人民网9月20日电(记者孙杰)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句话在保健食品行业得到进一步“发扬”,企业都表示“穿鞋的最怕光脚的”。为啥这么说?记者在“保健食品质量安全万里行”的系列采访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戴“蓝帽子”的穿皮鞋、西装的正规保健食品企业,花了大力气抓质量,抓品牌,结果“干不过”那些不戴“蓝帽子”、光着脚的伪军。
近日,记者跟随“保健食品质量安全万里行”活动走访了云南、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中国的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远低于欧美国家,原因是目前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中都会存在夸大宣传、劣质产品、盗号、冒号等现象。老百姓难以分辨真假好坏,正是“一粒老鼠屎坏了整锅汤”,消费者只能对保健食品无奈的说不。
记者采访中获悉,所谓“光脚的”的企业,就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没有“蓝帽子”标志,甚至采取盗号、冒号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夸大宣传保健功能的不良生产和经营企业。目前,这些“三无”企业处于“三不管”地带。对此,宝健(中国)、碧生源、致明德等多家保健食品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由于没“蓝帽子”,加之《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尚未出台,食药监局说不属于他们的监管范围,工商部门和质监局也说不属于他们的监管范围,因此,没有监管的现状令这些伪军肆无忌惮,大行其道,严重影响了整个保健食品行业的声誉和健康发展。
“我们都是穿着皮鞋,袜子,身着西装,打着领带,注重自身品牌形象,固定办公地点。而那些光脚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抄了明天另起炉灶。”碧生源董事长赵一弘显然对这类企业深恶痛绝。
明知道有违法现象,但目前现状是难以过法律手段来进行制裁。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负责人无奈的坦承,如今在监管条例缺失的情况下,即便抓到了违规者,也只能是予以公示,没办法严惩,转过头来他们还会继续生产经营。
据悉,目前针对假冒伪劣保健食品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套用的是《食品安全法》,处罚的金额相比来说较低,即使对于违法添加行为,按照刑法的要求做审判。由于刑法针对食品安全犯罪的起刑点相比来说较高,违法者获得的刑期也不会太长。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现象,一些以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的违法者为了逃避打击,还以食药监部门没有查处普通食品的行政许可的理由反诉食药监部门。因此,保健食品违法者的违法成本过低是导致整个行业乱象丛生的根源。
在质量万里行北京站的采访过程中,多家保健食品企业老总都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呼吁对假冒恶劣、违法添加、盗号冒号、虚假宣传等行为进行严惩,一旦违法成本大幅度的增加,势必打击一大批“光脚”的企业,还保健食品市场一个良性发展环境。
在短时间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各地开始构建地域整体保健食品品牌,以联手打击假冒伪劣。
北京保健协会田大方会长介绍,北京有350家保健食品企业,有1400多个品种常年生产,经营企业8500多家,产值位居国内前列。为了推动北京保健食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积极打造“京牌保健品”整体品牌和形象,因此,在保健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模和声誉上均领先全国。
北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爱丽表示,北京从2004年作为保健食品监管的试点城市,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管理体系和风格,比如,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具有全国唯一的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审评中心,为保健食品文号审批和日常监管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保健品企业前来申报文号。
北京目前对于生产企业的电子监管上线%,能够最终靠电子码来追溯产品的来源。北京药监局保化处处长邢泉说,电子监管系统自2010年10月运行以来,慢慢的变成了管理盗号、冒号等现象最有效的手段。
上海也积极创建保健食品的整体品牌。据悉,上海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计63家,自主品牌数124种,生产总量14140万件;委托加工品牌292种,生产总量23400万,生产总值共计29亿元。上海市食药监局的理念是有一例不合格产品,就是整个上海市保健食品不合格,因此要打造上海市保健食品行业的“城市名片”,不允许有不合格产品玷污上海市保健食品的整体形象。